在食品的生產(chǎn)、加工、儲存和運輸過程中,食品用接觸材料及制品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。這些材料直接與食品接觸,其質(zhì)量和安全性直接關系到食品的品質(zhì)和消費者的健康。因此,對食品用接觸材料及制品進行嚴格的檢測,是確保食品安全、保護消費者健康的重要手段。本文將詳細介紹
在食品的生產(chǎn)、加工、儲存和運輸過程中,食品用接觸材料及制品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。這些材料直接與食品接觸,其質(zhì)量和安全性直接關系到食品的品質(zhì)和消費者的健康。因此,對食品用接觸材料及制品進行嚴格的檢測,是確保食品安全、保護消費者健康的重要手段。本文將詳細介紹食品用接觸材料及制品的檢測范圍、檢測標準及檢測項目。
檢測范圍
食品用接觸材料及制品的檢測范圍廣泛,涵蓋了各類與食品直接接觸的物品,包括但不限于:
塑料制品:如塑料包裝袋、塑料瓶、塑料盒、保鮮膜等,這些材料在食品包裝和儲存中廣泛使用。
紙制品:包括紙盒、紙袋、紙杯、紙餐具等,用于食品的包裝和一次性使用。
金屬制品:如不銹鋼餐具、鋁制食品容器、金屬罐頭等,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和耐用性。
玻璃制品:如玻璃瓶、玻璃罐、玻璃餐具等,用于食品的儲存和盛裝。
陶瓷制品:包括陶瓷碗、陶瓷盤、陶瓷杯等,這些材料在食品烹飪和盛裝中具有獨特的美感。
橡膠和硅膠制品:如橡膠密封圈、硅膠奶嘴、硅膠餐具等,這些材料通常用于食品接觸部件的密封和柔軟性要求。
涂料和涂層:包括金屬罐頭內(nèi)壁的涂層、食品包裝容器的外涂層等,用于提高材料的耐腐蝕性和美觀度。
檢測項目
食品用接觸材料及制品的檢測項目涵蓋了多個方面,以確保其安全性和合規(guī)性。常見的檢測項目包括:
化學性能檢測:
重金屬檢測:如鉛、鎘、汞等有害金屬的遷移量檢測,以確保其不會遷移到食品中。
塑化劑檢測:檢測塑料材料中是否含有超標的塑化劑,如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(zhì)。
殘留溶劑檢測:針對印刷和制作過程中可能使用的溶劑,檢測是否有過量的溶劑殘留。
整體遷移測試:在模擬食品的條件下,檢測材料中任何物質(zhì)向食品模擬物中的遷移程度。
物理性能檢測:
強度測試:檢測材料的拉伸強度、斷裂伸長率等物理性能,以確保其在使用過程中不會破損。
耐熱性測試:評估材料在高溫下的穩(wěn)定性,以確保其不會在高溫條件下釋放有害物質(zhì)。
耐沖擊性測試:檢測材料對沖擊的承受能力,以確保其在運輸和使用過程中不易破損。
衛(wèi)生性能檢測:
微生物檢測:檢測材料表面的細菌總數(shù)、大腸菌群、霉菌等微生物指標,以確保其在使用過程中不會成為微生物的滋生地。
脫色試驗:評估材料在特定條件下的顏色穩(wěn)定性,以確保其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因脫色而影響食品的色澤和安全性。
特定遷移測試:針對已知可能對健康有影響的物質(zhì),如某些添加劑、單體等,檢測其從材料中遷出至食品中的程度。
其他特殊檢測:
熒光性物質(zhì)檢測:針對某些可能含有熒光增白劑的紙制品等材料,檢測其熒光性物質(zhì)的含量。
干燥失重和灼燒殘渣檢測:評估材料在高溫處理后的質(zhì)量損失和殘留物情況。
檢測標準:
1、GB/T 23296.5-2009 食品接觸材料高分子材料食品模擬物中2-(N,N-二甲基氨基)乙醇的測定氣相色譜法
2、GB 31604.46-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 游離酚的測定和遷移量的測定
3、GB 5009.11-2014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總砷及無機砷的測定
4、JY/T 010-1996 分析型掃描電子顯微鏡方法通則
5、ISO 8391-1:1986(E) 與食物接觸的陶瓷烹調(diào)器-鉛、鎘 溶出量-第1部分:檢測方法
6、GB 31604.27-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 塑料中環(huán)氧乙烷和環(huán)氧丙烷的測定
食品用接觸材料及制品的檢測是確保食品安全的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。通過嚴格的檢測標準和全面的檢測項目,可以有效地評估材料的質(zhì)量和安全性,為食品安全提供有力保障。企業(yè)應重視食品用接觸材料及制品的檢測工作,選擇有資質(zhì)的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檢測,并遵循相關法規(guī)和標準的要求,確保產(chǎn)品的質(zhì)量和安全。同時,消費者在購買和使用食品時,也應關注食品包裝和接觸材料的安全性,選擇質(zhì)量可靠的產(chǎn)品,共同維護食品安全和消費者健康。